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贡米案(剧情) (第3/3页)
无一幸免。 御座之上,帝王对魏绪及闻风而动的按察使司不吝赞赏。“看来安逸之祸让爱卿们已经熟悉如何处理自己人了。”女人笑着抚掌。 “这是他留给你们最后的东西,好好收着吧。” 李庸的官署内,倒流香袅袅升腾,她亲自为魏绪奉上刚沏好的新茶。 “魏大人,水至清则无鱼,女帝已经是第三次肃清,实在伤筋动骨,”李庸慢条斯理地笑道,“很多事情没得选,否定一件事很容易,但找到更好出路更难” 魏绪捧着茶杯,热气氤氲了他的脸。他没喝,只是说:“我从未质疑过陛下。一根柱子烂了,尚可换。要是根基都烂了,这广厦千间,人人都得给它陪葬。” “人就是那么活着,那一点米,魏大人就想到人人?青史煌煌不会为任何人停留,依本官看魏公是聪明太过,只知为当今之主,行辩经之术。”李庸脸上的笑意淡了下去。 “只因为老夫半生不敢越雷池半步。” “而后半生,尚不明朗,”李庸放下茶盏,发出清脆一响,“莫要自误。” 次日早朝,钟鸣鼎食,百官肃立。帝王正听着前朝老臣引经据典的轮流劝导,琉冕之下稍显倦色。 “臣听说,草木的繁茂,不只是依靠根部;还必须让枝叶舒展来遮蔽主干,宫室的安稳,不只是依赖栋梁;还需要筑起围墙来抵御风雨,宗庙的稳固,难道只靠嫡长女吗?更应该分封亲族来守护疆土。” “从前周延续八百年基业,不只是因为六符教化,实则依赖同姓诸侯:将玉圭玉瓒分赐meimei们,把旌旗授予她们镇守四方,授给斧钺让她们驻守险要之地。因此犬戎虽凶猛,有申侯可以依靠;楚国气焰虽嚣张,有桓母能够匡扶王室。这正是亲族相互庇护、枝叶遮蔽根本的道理啊。” “如今陛下统御天下,恩泽遍及四海,威严震慑八方,功业超过历代帝王。但臣私下担忧:在外没有像磐石般稳固的宗室,帝位凭什么长久传承?在内没有如城墙般坚固的屏障,jianian邪小人凭什么感到畏惧?远方没有枝叶的庇护,风雨来袭时凭什么共同抵挡?从前高祖定都建国后,也曾分封异姓诸侯,但韩王、彭王最终被剁成rou酱。如果当时让何氏女子像星星一样分布在天下:燕、代二地驻守北方,胡人的骑兵就不敢窥伺边塞;荆、扬二州控制南方,越国的船只怎敢侵犯长江;梁、宋二地占据中原,关河就会像沸水浇过般永远稳固!” 他们纷纷跪下,散发着哀切的雍素:“伏望陛下法天象地,布泽施仁:择贤良以赐圭瓒,裂膏腴以授茅土,颁典章以明宪度。 使诸王皆晓:屏王室者必荣其身,卫社稷者方昌其嗣,守臣节者乃保其土。” 周红是个爱笑的,从不生气的白虹。 哪怕这些老骨头太清楚她的帝位从何而来,将她稀薄的子息归结于违逆天道的不忠不孝不悌不让,此番苦谏,效仿旧制是假,逼她赦免怀宝王遗孤是真。 她幽然一叹:“天行有常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诸卿凭着蜀地那些小人流窜、后宫子嗣单薄的事,就胡乱揣测上天的心意,难道不是昏庸糊涂吗?” “从前秦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,不到三代就引发了内部祸乱;汉划分土地赏赐诸侯,最终导致七国战火遍及全国。诸卿想要效仿旧制,这是可取的吗。孤顺应天命,平定天下以澄清寰宇,怎能拘泥于灾异之说?官吏治理不好,就整肃贪婪顽劣之徒;皇室子嗣不兴旺,就修养德行等待六符的眷顾。” “宫门的血迹还没干透,你们竟敢再引诱孤踏入骨rou相残的深渊。立刻打消这种荒唐的念头,再有胆敢提议的人,就等同于挑衅天家宗庙,必定按谋逆罪论处。” 说完她便要退朝,队列中,干瘦的御史魏绪一步跨出。 “臣,监察御史魏绪,有本启奏。” 他的声音不大,却像一道炸雷滚过寂静的大殿。 “京畿贡米‘寒潭玉粒’流入市井,户部账目不清,恐涉巨案!臣请陛下彻查,肃清国之蠹虫!” “监守自盗之案已结。” “此案必有隐情。” 满朝文武,鸦雀无声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