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重生茶艺男神 第144节  (第2/2页)
r>    “上世纪八十年代,我爸妈结婚那时候,都叫‘三大件’,或者‘三转一响’。反正不管怎么说,结婚总得有一辆车,那时候,那辆车还是自行车。”    “后来嘛,到了九十年代,有些家庭条件好了,开上了摩托车。当然也有更好的,像唐叔都开上四五十万的皇冠了。”    林诚提起了往事。    “是啊,你爸妈结婚那会儿,还是找我借的车。”    对面的唐新民脸上,流露出几分怀念。    他不是北阳最早办厂创业的人,却是最早一批发财的人。    那时候靠着到处倒腾,尤其是到北边跟毛子做生意,没少赚钱。说白了就是投机倒把,多半还有些走私的勾当。    资本的原始积累,没几个是干净的!    那时候的北阳县,红绿灯都没几个,而唐新民却已经开上了进口的丰田皇冠,四十多万一辆的豪车。    那场面,那气派,别说是在北阳县,就算是去省城,去天海,那都是倍儿有面的大老板。    回头率比现在的法拉利都要高多了!    “国家的经济在不断发展,我们老百姓的收入也在不断提升,不可能一直骑两个轮子的车,总得换上四个轮子的。”    “就像美国,遍地都是汽车,人人都开汽车。18岁成年了,第一件事就是去考驾照,考出来就去买车了。”    “到时候,我们国内的汽车市场得有多大?一年得卖出多少辆车?不是几百万,而是几千万辆!一辆车按十万算,一年就是几万亿的市场!”    林诚一番话,说得连方彩华都有点心动了。    之前,她是一直反对唐新民进军汽车业的。    投资太大,风险太大。    别说是唐新民现在十几个亿的资产了,就是再加个0,一百多个亿砸进去,在汽车业里也就是起了个头而已。    造车,等于梭哈!    相比之下,林正龙赌球输掉的2000万,那就是毛毛雨,不值一提。    “去年全国汽车的产销,就达到1300万辆了。”    唐新民一挑眉毛,笑着问道,“还能涨多少啊?”    “十年翻倍,二十年后再翻一倍!”    “美国三亿人一年卖出一千多万辆车,我们十三亿人,一年少说也得四五千万辆吧!”    对于国内的汽车市场,林诚一直是信心十足的。    人口体量摆着,经济增速摆着。    等到一年产销五千万辆的时候,这个市场一年就是5万亿的规模。    电影?电视剧?音乐?网文?出版?综艺?    这都什么小鱼小虾?    差远了!    连人家的一根腿毛都比不上。    “可是,造车哪有这么简单啊?那得多少零部件,多少配套的工厂,咱北阳哪有这条件?”    “再说了,我们也没造车的技术啊!发动机、底盘、变速箱,汽车三大件我们会造哪个?就是想造个车壳出来,都挺难的。”    方彩华是动心了。    可一想到造车的难度之高,投资之大,她的心又凉了半截。    这件事情,不是一天两天,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,她都和唐新民前前后后的争吵了快一年。    只不过都是私底下商量,从来没有公开化,更没有在外人面前提起。    就连他那位法律上的妻子,至今都不知道唐新民想造车的意思。    “是啊,这也是我一直没下定决心的原因。”    唐新民扶着额头,颇为头疼的模样,“就是投资都不算大问题,我可以找政府商量,免地免税,银行贷款这些都没问题。最主要的难题就是技术,我们没这经验啊!”    “何止是经验,真要造车的话,我们什么都得找人家买,特别是发动机和变速箱。这样买下来,一辆车能赚几个钱啊?”方彩华瞪了他一眼。    “要不,造电动车?”    林诚微笑道。    第126章 电动汽车    ,重生茶艺男神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