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符(父女 古言)_第34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34章 (第2/2页)



    秋后边民又遭抢掠,贼寇规模较去岁激增,主战的声音漫天而起。

    崔授月前那句“以身饲虎,焉得安哉?!”更显得振聋发聩。

    此事之所以迁延日久还没个定论,除了涉及烽烟战火之外,还与太子和晋王间的明争暗斗大有干系。

    太子之位并不稳固。

    皇帝喜爱器重晋王元渭,元渭亦不辜负皇帝爱重,战功赫赫,声望官爵日益水涨船高。

    令太子如芒在背,寝食难安。

    战事一起,若局面难控,保不齐晋王又会寻到机会赴边,他再立下功勋的话,太子可就难压制了。

    为此太子力阻开战,一年间四次派遣鸿胪寺的官员出使番戎,暗中也拨了不少人马出力。

    谁知功亏一篑,终究没能奏效。

    晋王上奏曰:“百姓倒悬于水火,受尽异族凌虐,而我不能救之,吾心甚悲甚愧。特请陛下遣儿臣巡边,只守不战,护我边境百万生民。”

    “杀鸡焉用牛刀。殿下若往,势必开战,刀剑无情,战火残酷,只怕伤害百姓更甚更众,还望慎之重之。”左相侍中裴愿出言劝说。

    名为劝说,实际上立场向背很明确。

    “裴相此言差矣,若有晋王震慑,戎贼必不敢再犯,何言伤害生民呢?”御史中丞韦玄适时道。

    两方人马又是一阵唇枪舌战,争执不下。

    “臣崔授有一言,请陛下与诸位静听。”一直默然不语的崔授淡淡道。

    他的声音不高,却足以传遍大殿每个角落。

    甫一响起,原本有些喧嚣的朝堂顿时鸦雀无声,都在等他说话。

    皇帝略显病萎的身躯一振,稍稍坐正。

    “晋王提议遣使持节巡边,臣窃以为可行。一则震慑戎贼,二则巡检边关,于边境所见所闻,相信使者自会斟酌损益,据实上报朝廷,是战是和,届时再议不迟。”

    “诸公认为晋王亲去过于大材小用,何不退而求其次,此人既要延续晋王威勇,又不足以打草惊蛇直接开战,臣有一人举荐。”

    皇帝饶有兴趣地问道:“哦?爱卿所荐者何人?”

    “晋王世子,元秉。”

    什么!!!太子瞳孔猛缩,面色灰败,难道崔授也开始偏向元渭了......

    既如此,当初为何拒绝把女儿嫁给元秉?难道是掩人耳目?

    一时之间太子心中对崔授怀疑忌恨兼有。

    晋王闻言眼睛一亮,“常言道举贤不必避亲,儿臣也以为元秉正合适。”

    仅是巡边而已,身边有众将士保护,况且还有西南节度张去尘坐镇,料想难出差错。

    而持节出使勋荣不小,边地也能好好磨一磨秉儿身上的虚浮之气,日后才堪大用。

    元渭越想越觉得妙极,崔授向着他说话,也令他心底舒坦不已,眼神再瞥向太子时,已带有难以掩饰的骄矜得意。

    皇帝想不通崔授此举用意,思及他向来主战,或许是迂回之策?

    连番避战,皇帝也恐伤边军士气,沉吟片刻:“......依卿之言,准奏。”

    崔授唇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淡笑,莫测高深。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