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打工生活 (第1/2页)
打工生活
魏亦可的打工度假生活,像一幅色彩浓烈、笔触生动的油画,通过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文字,每日准时在赵云舟的手机上铺陈开来。 这个月,她可能还在南澳某个广袤的车厘子农场,照片里的她戴着宽檐遮阳帽,脸颊被烈日晒得通红发亮,汗水沿着下颌线滑落,却对着镜头笑得见牙不见眼,手里捧着一大把深红发紫的果实,像是捧着一团燃烧的火焰。配文是:“按桶计酬,今天手速突破极限!就是腰快不是自己的了。” 下个月,她的背景就换成了西澳某处人迹罕至的绝美海滩。她在一家小小的冲浪旅馆打工换宿,照片里是清晨无人的海岸线,金色的阳光洒在蔚蓝的海面上,她赤着脚,裤腿卷到膝盖,正在帮忙清理露台上的落叶。文字里带着海风的咸湿气息:“早上五点起来帮老板准备早餐,换来下午整个空闲的时光。学会了辨认几种海鸟,还被一只贪吃的袋鼠抢走了半片面包!” 赵云舟总是第一时间点开她的消息,看着那些充满生命力的影像,脸上不自觉地浮现温柔的笑意。他认真地回复每一条: “车厘子很诱人,但要注意休息,别累坏了。” “海景很美,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不错。” 他听她絮絮叨叨地讲述旅途中的点滴:遇到好心的老太太,看她零钱不够,默默帮她付了公交车费;吐槽餐厅里挑剔的客人,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让她点错了单,被经理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,她据理力争,最终让经理道了歉;她更是带着几分自豪,讲述自己如何在青旅的公共厨房里,面对一个出言不逊的白人男子,毫不畏惧地用流利的英语驳斥对方的种族歧视言论,赢得了在场其他背包客的掌声。 偶尔,他们会打视频电话。屏幕那头的魏亦可,背景可能是嘈杂的青年旅舍厨房,也可能是夕阳下的牧场栅栏边。赵云舟听着她熟练地用英语和路过的同事或偶遇的旅人打招呼、聊天,虽然偶尔还能听出些许口音和语法上的小错误,但那种流畅、自信、敢于表达的姿态,与当年跟随他去国外开会时,那个在学术场合略显紧张、需要他暗中鼓励的魏亦可,已然判若两人。一种“吾家有女初长成”的欣慰与自豪,在他心底油然而生。 照片里的她,皮肤被澳洲灼热的阳光镀上了一层健康的蜜色,素面朝天,头发随意地扎着,甚至有些凌乱,但那双眼睛格外明亮,闪烁着经历风雨后愈发坚韧的光芒。她不再是永城大学里那个时而精致、时而颓唐的博士生,而是一个扎根于真实土地、充满力量与生机的女性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