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见(1v1救赎)_抬头见树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抬头见树 (第1/2页)

    

抬头见树



    到了胡奶奶家,许听把背篓放进厨房,将里面的东西简单归置好,又走到厨房后门捡起柴火,生火煮饭。

    胡奶奶家的柴火,自从许听常来后,基本都是她上山捡的。老人行动不便,加上眼睛看不见,捡柴的事自然就被许听承包了。胡奶奶知道后,一直不让许听上山,觉得她一个女娃娃在山里不安全。许听明白老人是担心自己,每次便都偷偷去,不跟胡奶奶说,只把柴堆在后门的柴火垛里就悄悄离开。

    火生好后,许听把米淘干净放进锅里,盖上锅盖,架在火上烧。此时胡奶奶正在客厅编竹篮,许听走过去,坐在老人身边。

    “丫头,今晚想吃什么?”   胡奶奶手里的活没停,眼神却朝许听坐的方向望过来。

    许听在老人手背上轻轻点了三下,   这是她们约定的暗号,意思是   “听你的”。许听只会些简单的交流手势,没法正常说话,当初还是请高老板帮忙转告胡奶奶,用   “手背点几下对应几个字”   的方式交流。大多时候都是胡奶奶问、许听答,只有偶尔胡奶奶误解了意思,许听才会写张纸条递到她手里。胡奶奶也是第二天出门摆摊时碰到高老板,才彻底弄明白这些暗号的含义。后来交流多了,两人简单沟通基本没什么问题。这是属于两个特殊的人的交流方式,她们早已真诚地把彼此当作家人。

    胡奶奶的命很苦,幼年丧父,母亲生她时就撒手人寰,家里老一辈的人也基本在饥荒年代相继离世,她是独自一人摸爬滚打长大的。不过年轻时的胡奶奶,日子可比现在热闹   ,   许听曾听她提起过,年轻时的自己胆子大,倒过斗、南下卖过服装,什么活都肯干,攒下的钱全用来给自己买了房子。至于胡奶奶的眼睛是怎么看不见的,胡奶奶没主动说,许听也没问。

    胡奶奶年轻时去过很多地方,总把看到的风景、遇到的人文趣事讲给许听听。许听每次听完,都会在她手背上点三下,意思是   “真厉害”。

    这天,胡奶奶讲完往事,语气温柔地说:“孩子,人眼睛看不见了,就会学着用耳朵、用手去感受这个世界。风会告诉你,南海的季风来了,带着绿油油的夏天和满是香气的大地;鸟儿也会来,然后慢慢走进你的世界。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,就算是死亡,也会给人留片刻回忆的时间。

    “我听杂货铺的老板说起过你小时候的事,我们听听啊,真是个勇敢的孩子。感谢老天让我遇到你,让我这快要枯萎的生命又重新有了生机。那天你背着我的时候,我心里特别知足。

    我年轻时啊,就因为长了双‘不识人’的眼睛,老天大概觉得可惜,便在我知天命的年纪把它收回去了。我怨恨过,也自甘堕落过,直到那天你把我从雨里扶起来   ,   那一刻,我忽然觉得自己的生命又‘活’过来了,身体里积攒多年的沉闷,好像全都蒸发掉了。我想,我的眼睛其实又‘清明’了,因为我正被一片树荫好好护着。”

    许听听完,沉默了几秒,伸手把胡奶奶轻轻抱进怀里,一下下拍着她的后背,像安抚一个需要依靠的孩子似的,安抚着这位看似坚强的老人。胡奶奶感受到背上的触感,嘴角露出温暖的笑容。她放下手里的竹篮,脚步稳当地走进厨房   ,   这么多年下来,她早就摸清了家里物品的摆放位置,做饭更是拿手活。

    许听还是不放心,默默跟在她身后进了厨房,想帮着切菜,却被胡奶奶摆手拦住,让她到一边歇着。许听只好作罢,乖乖做起了添柴火的活。

    两人吃完晚饭,许听收拾好碗筷,把白天晾晒的衣服都收进屋里,便准备跟胡奶奶告别。胡奶奶本想留她过夜,许听赶紧把手里的面粉递到老人面前,扶着她的手摸了摸。胡奶奶一看,便笑着不再挽留:“回去路上小心啊,我就不送你了,明天记得来,奶奶给你做炒豆子。”

    许听在她手背上轻点两下表示应下,又伸手环抱住老人,把脑袋在她肩膀上靠了几秒,才起身离开。胡奶奶对着她的背影摆了摆手,大声叮嘱:“路上注意安全啊,丫头!”   许听听到后,回头点了点头,身影渐渐融进夜色里。

    凌晨四点,许听的生物钟准时   “响”   了   ——   她睡觉基本不戴耳蜗,这些年从没睡过整觉,总是凌晨四点就醒,也不需要闹钟;要是遇上不用写题的日子,甚至凌晨一两点就睡不着了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